🇨🇳 中文
🇺🇸 English
🇯🇵 日本語
🇰🇷 한국어
🇫🇷 Français
🇩🇪 Deutsch
🇪🇸 Español
🇷🇺 Русский

标签 低钠血症 下的文章

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的力量,单位为 mOsm/L。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 280-310 mOsm/L。等渗液渗透压与血浆相同,具有最快胃排空速率,是马拉松等耐力运动补水供能的黄金选择。高渗液(如佳得乐)渗透压高,供能强但吸收慢,适合爆发型项目;低渗液(如纯水)虽然吸收快,但长期大量饮用存在引发低钠血症的风险。了解这些指标是制定科学运动员补水策略的关键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摘要:
低钠血症(Hyponatremia) 是长距离耐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血液钠离子浓度低于 $135 \text{ mmol/L}$ 的状态。其主要病因是长时间运动中过量饮水(稀释性低钠血症)或大量出汗导致钠流失过多(耗竭性低钠血症),严重可致脑水肿。

症状的预防和补救策略:

  1. 预防措施(训练和比赛前):

    • 补水原则: 遵循“口渴饮水”原则,避免盲目强制补水(每小时 $\le 800 \text{ mL}$)。
    • 钠补充: 比赛中每小时需补充 $300\text{–}600 \text{ mg}$ 钠(高温可增至 $1000 \text{ mg/h}$),通过运动饮料或盐丸实现。
    • 监测: 比赛中监测体重变化(增重 $\ge 1\%$ 提示饮水过量)。
  2. 补救措施(症状出现时):

    • 轻度症状(恶心、头晕): 立即停止饮水,口服含钠食物/运动饮料。
    • 中度/重度症状(意识模糊、癫痫): 停止运动,立即寻求医疗支援。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静脉注射高渗盐水,避免过快纠正导致严重并发症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耐力运动(如马拉松、铁人三项)的补水策略核心在于个性化、预防过度脱水(<2%体重损失)和避免低钠血症(EAH)

关键策略:

  1. 个性化需求测试:通过训练中的出汗率测试(计算每小时液体丢失量)来确定补液目标(通常补充丢失量的50%-80%)。
  2. 赛前准备:赛前2-4小时饮用约500ml含电解质的饮料,确保在赛前充分水合。
  3. 赛中策略

    • 尽早开始:利用每个补给站,少量多次(每次150-250ml)。
    • 液体选择:长时间运动(>60-90分钟)首选同时提供水分、电解质(钠)和碳水化合物(6-8%)的运动饮料。
  4. 风险控制切勿过度饮水(尤其是纯水),以免稀释血钠引发致命的低钠血症。比赛中应按计划补水,并倾听口渴感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耐力运动员(马拉松、铁人三项)膝盖积液(关节积水)通常是由过度使用生物力学失衡导致的无菌性炎症反应

主要病因:

  1. 训练错误:跑量或强度突增(周跑量增幅>10%),导致关节囊和滑膜受到累积性微损伤。
  2. 生物力学失衡髋关节稳定性不足(臀中肌无力)或髌骨轨迹异常(如髌股关节超负荷),增加膝关节压力。
  3. 潜在病理:髌骨软化症、半月板轻微损伤或铁三中的转换训练失误

预防措施:

  1. 负荷分级:严格遵循周跑量增幅≤7%的原则。
  2. 肌力强化:重点进行髋关节稳定肌群(臀中肌)和离心力量的训练。
  3. 技术优化:提高步频(≥170步/分)以减少落地冲击力。

治疗方案:

  1. 急性期(疼痛和肿胀)

    • 休息与活动调整:暂停跑步,改用交叉训练(如水下跑)。
    • 消炎:冷敷、加压,必要时可进行穿刺抽液并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快速消炎。
  2. 康复期

    • 物理治疗:恢复无痛关节活动度(ROM)。
    • 功能训练:进行股四头肌离心训练、生物反馈训练,以恢复肌力(目标患侧肌力达健侧90%)。
  3. 重返运动:需满足无痛全范围活动度功能性测试达标等严格标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