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耐力表现的生理和心理因素
影响耐力表现是生理与心理因素复杂交互的结果。
生理因素(决定上限与效率):
- 最大摄氧量 (VO₂max):有氧能力的金标准,决定表现的上限。
- 乳酸阈 (LT)/临界功率 (CP):比VO₂max更能预测耐力,代表身体维持高强度稳态的能力。
- 运动经济性:维持相同速度所需的能量消耗效率。
- 能量代谢:糖原和脂肪的有效利用能力。
- 热适应与水合:核心体温和电解质平衡的调控。
- 神经肌肉疲劳: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与下调(中枢疲劳)。
心理因素(决定潜能发挥与坚持性):
- 自我效能感:对自己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。
- 心理韧性/坚韧性:在逆境和痛苦中坚持执行计划的能力。
- 专注力:在“关联性注意”(体感)与“分离性注意”(外部)之间切换以管理不适。
- 心理疲劳:认知活动导致的疲劳会显著增加努力感(RPE)并损害表现。
- 动机与目标设定:提供持续训练和克服困难的驱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