🇨🇳 中文
🇺🇸 English
🇯🇵 日本語
🇰🇷 한국어
🇫🇷 Français
🇩🇪 Deutsch
🇪🇸 Español
🇷🇺 Русский

铁人三项自行车(Tri Bike)普通公路车(Road Bike)的几何设计旨在服务不同的骑行目标。三项车采用更陡峭的座管角度($76^\circ \sim 78^\circ$),使骑手相对于五通更靠前,核心目的是“打开”髋部以维持气动姿势,并节省腘绳肌为跑步做准备。其堆高量低,头管短,用于实现极低、极长的气动休息把姿势。公路车则采用较缓座管角度($72^\circ \sim 74^\circ$),注重平衡的重量分布、舒适性和灵活操控。三项车的 Fitting 以气动休息把位置为核心,需使用专用的三项车座垫;公路车的 Fitting 则强调平衡性,兼顾上把、手变头和下把的多手位需求。


铁人三项自行车(Triathlon Bike,简称三项车或TT车,计时赛车)和普通公路车(Road Bike)在几何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,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不同的骑行目标和姿势。

以下是详细的几何区别和Fitting注意事项:

1. 几何上的主要区别

特性铁人三项自行车(Tri Bike)普通公路车(Road Bike)主要目的/影响
座管角度 (Seat Tube Angle)更陡峭(通常在 $76^\circ$ 到 $78^\circ$ 之间)较缓(通常在 $72^\circ$ 到 $74^\circ$ 之间)使骑乘者相对于五通(Bottom Bracket)更靠前,有助于在气动姿势下“打开”髋部,同时将负荷更多地分配给股四头肌,以保存用于跑步的腘绳肌。
车架前伸量和堆高量 (Reach & Stack)堆高量(Stack)相对较低,前伸量(Reach)在同尺寸下可能更长或根据设计不同。堆高量相对较高,前伸量在同尺寸下可能较短。三项车设计旨在实现极低和极长的气动姿势。公路车则更注重舒适性、操控性和多用途性。
头管角度 (Head Tube Angle)多数情况下可能略微放缓,以增加高速下在休息把位时的直行稳定性多数情况下相对较陡,以实现更快速、更灵活的转向和操控。
前叉前倾量和曳距 (Fork Rake & Trail)经过调整以补偿座舱前移带来的重量分布变化,目的是在气动姿势下保持稳定的直线追踪能力设计用于提供中性、平衡的重量分布和灵敏的转向手感
舵管高度 (Head Tube Length)通常较短,以帮助实现较低的把位高度(Pad Stack),即气动休息把扶手垫的高度。相对较长,以提供更直立和舒适的骑行姿势。
上管长度 (Top Tube Length)在相同尺寸下,通常比公路车更短相对较长。陡峭的座管角度已经将骑手推前,因此三项车需要较短的上管以达到合适的有效水平前伸量
重量分配 (Weight Distribution)在气动姿势下,重量更靠前,前方通常承载高达 70% 的重量。重量在鞍座和把手之间相对平衡影响操控性和稳定性。三项车在低速或非气动姿势下会感觉更“神经质”或“抽搐”(twitchy)。
操控把/座舱 (Cockpit)采用气动休息把(Aerobars),强制骑手进入低阻力姿势,刹车和变速通常分开在底把和延伸把末端。采用弯把(Drop Bar),提供多种手位,方便快速制动和变速,适合爬坡、下坡和集团骑行。

2. Fitting 的注意事项

自行车Fitting(骑乘姿势设定)的目标是最大化舒适性、效率和空气动力学。对于三项车和公路车,由于几何和用途不同,其Fitting侧重点也大不相同。

A. 铁人三项自行车的 Fitting 注意事项

三项车的Fitting以气动姿势(Aerobar Position)为核心,优先考虑空气动力学和为跑步保存体力。

  1. 首要目标:舒适的气动姿势

    • 核心姿势 (Hip Angle): 重点是调整座垫位置(特别是座管角度和座垫前移)和气动休息把的高度/前伸量(Pad Stack/Reach),以确保在气动姿势下髋部角度(Hip Angle)足够开放。开放的髋部有助于持续输出功率,并减轻背部压力。
    • 气动效率: 在保持功率输出的前提下,尽可能降低车把高度(Low Stack)和收拢肘部,以最小化迎风面积。
  2. 座垫设定

    • 有效座管角度: 陡峭的座管角度(> $76^\circ$)是关键,实现更大的座垫前移量,将骑手位置推前,这是三项车几何设计的核心。
    • 座垫高度: 与公路车相比,由于踩踏力矩和髋部角度的变化,三项车的座垫高度可能需要略微调高(通常高出 $0-15 \text{mm}$ 不等,取决于个体差异和Fitting方法)。
    • 座垫类型: 需使用专用的三项车/TT座垫,以适应极度前倾的骨盆和长时间骑行于座垫前端的压力。
  3. 气动休息把 (Aerobar) 设定

    • 肘部支撑垫位置 (Pad Position): 这是三项车Fitting的核心定点,确定 Pad Stack(高度)和 Pad Reach(水平距离)。这些参数直接决定了骑手在气动姿势下的躯干角度和前臂支撑位置。
    • 休息把高度: 应尽可能低,但不能以牺牲功率输出、舒适性或呼吸能力为代价。
    • 延伸把形状和长度: 配合骑手的抓握习惯,确保手腕保持自然放松,且变速触手可及。

B. 普通公路车的 Fitting 注意事项

公路车的Fitting以平衡性、操控性和多功能性为核心,优先考虑舒适性、力量输出效率和安全操控。

  1. 首要目标:平衡和多功能性

    • 平衡性: 确保身体重量在手部、脚部和臀部之间均匀分布,以避免对手部、颈部和臀部的过度压力。
    • 操控性: 骑手应能轻松在弯把的上把位、手变头和下把位之间切换,并能迅速制动和变速。
  2. 座垫设定

    • 座垫后移量 (Setback): 通常采用传统的膝盖在踏板轴心前方(KOPS)原则或基于髋部角度的设定,以确保平衡地利用股四头肌和腘绳肌。
    • 座垫高度: 设定以最大化踩踏效率和膝关节健康为目的。
  3. 把立和弯把

    • 把立长度和角度: 影响骑手的躯干角度和水平延伸量,用于调整至最佳的平衡和舒适姿势。
    • 弯把类型: 弯把的下把位(Drop)和前伸量(Reach)会影响骑手在不同姿势下的舒适度和气动性。公路车Fitting需要兼顾上把位(休闲骑行)、手变头(主要骑行姿势)和下把位(气动/高速骑行)的平衡。
  4. 身体柔韧性

    • 公路车的姿势设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骑手的核心力量和柔韧性

3. 备注参考文献 (References)

以下是该领域常用的一些专业Fitting方法和资源,可作为进一步参考:

  1. Slowtwitch(Dan Empfield 的 Fitting 文章): Slowtwitch 网站是三项运动和Fitting领域的著名资源,特别是关于“座管角度”(Steep Seat Angle)和气动休息把位置的讨论。
  2. Retül / BikeFit / GURU 等专业Fitting系统资料: 这些专业系统提供了基于运动学和人体测量学的详细Fitting流程和原理,涵盖了两种车型的姿势设定。
  3. 《Triathlon Bike Fit Guide》(三项车Fitting指南): 各大专业Fitting机构和自行车品牌(如 Specialized, Trek, Canyon, Cervélo 等)常发布关于其车型的Fitting指南。
  4. 学术研究: 涉及骑行姿势对空气动力学、肌肉激活和新陈代谢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。

(注:自行车Fitting是高度个性化的过程,具体调整应在专业Fitting师的指导下,结合骑手的柔韧性、伤病史和竞技目标来确定。)





*如有疏漏,欢迎指正。


<-本篇完->

标签: 铁人三项车, TT车, 公路车, 几何设计, Fitting, 座管角度, 气动姿势, Reach, Stack, Aerobars, KOPS

添加新评论